国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万里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在国博 [复制链接]

1#

年4月2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的“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和意大利驻华大使谢国谊致辞,雒树刚部长宣布展览开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主持开幕仪式。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孙劲峰,外交部欧洲司参赞亓菡,以及部分驻华使馆代表等出席展览开幕仪式。

此次展览得以成功举办,体现了意大利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年3月23日,中意两国代表在罗马交换了件中国文物艺术品返还证书。4月10日,这批中国文物艺术品历经12年回归之路,终于抵达北京,重回祖国怀抱。这12年中,中意两国政府共同秉持保护文物的决心,克服文物数量众多、跨国取证困难、诉讼程序变化等诸多不利因素,坚持通过司法、外交等途径开展合作,最终携手促成这段文物回归佳话。

雒树刚部长在致辞中说,件中国文物艺术品满载着意大利人民的深情厚谊重归家园,开启了中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又一个美好的春天。件中国文物艺术品的回归,根源于中意两国人民对人类文化遗产始终不渝的热爱,书写了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互鉴浓墨重彩的华章。中意两国同为世界文明古国,这批文物艺术品的回归见证了中意两国人民间深厚的历史友谊,也预示着中意两国文明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的美好明天。件中国文物艺术品的回归,得益于中意两国久久为功的双边机制建设,树立了两国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里程碑。中意两国同为文化遗产大国,我们将以此次文物返还为新的起点,通过“一带一路”搭建更为广阔的国际合作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领域开展全方位、多维度的合作。

谢国谊在致辞中表示,有一句美丽的谚语说,只有用心合作,合作才能长久。今天,我们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见证合作的成果,那就是这些中国文物回到祖国怀抱并隆重展出,这是近20年来,从意大利向中国为数最多的文物归还。中意两国作为两个文明古国和文化遗产大国,能取得这样的合作成果和成功,说明我们的合作确实是用心的,全心全意的。

王春法馆长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批“回家”文物历史跨度长,器物种类多,保存状况良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从回归到展出,中意两国共同树立了通过合作追索返还文物的新范例,携手开启丝绸之路两大文明古国的文明互鉴新篇章。

本次展览通过共同礼敬历史文明、共创文物追索典范、共聚文明互鉴之光三个部分,集中展示了意大利向中国返还的余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历史相关时期的生产生活场景、精神文化面貌、文明发展进程等提供了实物见证。这些文物中有古朴浑厚的新石器时代红陶罐、线条流畅的汉代茧形壶、独特雅致的宋代黑釉瓷……它们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厅里庄严陈列,讲述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唤醒当代人共同的民族记忆。

此次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不仅是中意两国之间长期友好合作的体现,也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文物艺术品返还。文物,只有在故乡才能使文物信息完整呈现,才能最好地发挥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价值。大量中国文物流落异国他乡,让中华文化遗产蒙受巨大损失。如今,伴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批批国宝陆续回到了祖国。它们无疑是全人类的瑰宝,在祖国的土地上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芒。(图片/范立国博)

本次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四展厅向公众免费开放,将展至年6月30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