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8月19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起步区建设发展迎来新的里程碑,而作为全球综合规模最大的会展中心,济南绿地国博城会展中心的建设进度更是备受社会各界瞩目——项目现场余人、余台起重设备正大干快上忙建设,处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近日,新华社、人民网、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济南电视台等10余家主流媒体对国博城建设情况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其中,截至8月31日上午10时,新华社刊发报道累计阅读量已达万+,并被光明网等众多主流媒体转发。绿地正以高品质、加速度持续助力起步区建设,着力为济南市城市面貌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多积极贡献。
媒体报道指出——
今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为济南实现跨越发展、强势崛起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近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绿地国博城会展中心首展工作作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首批落地项目由建设转入运营的重要一环,成为起步区建设的重要亮点。
高标准设计、加速度建设,准备今年首展
记者从国博城会展中心技术负责人曹雪静处了解到,会展中心在设计时充分结合黄河文化,项目整体形象如同一幅“黄河画卷”徐徐展开,会议中心如同飞架于“黄河画卷”之上的桥梁,象征着济南发展历史性的跨越,同时也象征着未来这里将是与世界“对话、沟通、连接、融合”的希望之地。一片片“柳叶”形钢桁架取自济南代表性诗句“四面荷花三面柳”。去年3月份会展中心首榀屋面桁架吊装时,央视新闻还对此进行报道,为绿地的复工加速度点赞。
项目负责人徐霄翔介绍称,目前正在建设的是展览中心西区,工程建筑面积37.2万平方米,净展览面积约15万平方米,室内地面承载力可达5吨/平方米,满足世界所有类型展览的需求。“为确保会展中心一期按期交付,国博城会展中心建设团队自上而下、不断加压,组织余工人、余台起重设备大干快上,积极克服特殊天气不利影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充分借势借力,按照时间表倒排工期、“5+2”“白加黑”压茬推进,全力推进国博城会展中心建设进度。为有效解决抢工增加工人的住宿问题,经过与政府相关部门多方协调,最终解决余工人临时住宿困难。”
“截至目前,北侧六个标准馆主体土建和钢结构已基本完成,屋面施工至防水层,正在进行幕墙和内装施工,计划10月底完成全部施工;南侧六个标准馆目前已完成展厅部分主体结构施工,正在进行钢结构及外墙砌体施工,计划11月底完成屋面整体封闭及外立面形象;配套酒店目前主体结构施工至五层(共五层),现已进行幕墙、安装及装饰穿插施工,计划11月具备对外营业标准。”
集中资源、发挥优势,绿地集团高度重视项目建设
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高度重视济南绿地国博城会展中心建设及运营筹备情况,就在8月19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工委、管委会挂牌活动当日,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工委书记孙立成会见了来访的张玉良一行,就加快推动绿地在济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进行会谈。
当天,张玉良也再次来到项目现场视察,要求集中精力抓好工程建设速度与品质,统筹配套等各项工作衔接安排,高品质打造国际一流会展中心。
多项第一助力济南进入全球会展竞争序列
国博城整体建设及周边配套设施总投资近千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综合规模最大的会展中心,会展项目单馆跨度及地面承载力也领先于同类型场馆。作为全球综合规模最大的会展中心,建成后将具备承接APEC、G20等国际峰会的能力,甚至可以承办游艇、飞机等大型重型机械展览,对济南发展会展经济将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绿地集团总裁助理、山东区域管理总部总经理薛明辉表示,加速会展中心建设步伐,争取年内实现首展已成为绿地山东肩负的一项重要使命和政治任务。绿地调度了大量优势资源集中攻坚项目建设,项目团队目前正按照集团要求,大干快上,以“白+黑”“5+2”的干劲推进项目建设,力保首展成功举办,打造起步区乃至全市的新名片、新地标,为济南城市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济南绿地国际博览城
济南绿地国博城项目位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崔寨街道,总占地约亩,总投资额约亿元,项目以“三大中心”即展览中心、会议中心、酒店中心为核心,配套总部办公、商业中心等高端配套服务,导入进口贸易、先进动力、高端商业、总部办公、科技创新、高端教育等新兴产业,打造世界一流、中国第一、会展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会展经济新城”和全国最大的现代会展经济园区。其中,国际会展中心占地亩,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净展览面积达5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亿元,是全球净展面积最大的会展中心,是齐鲁大地对外交流的窗口、世界文明对话的平台、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对发展会展经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